---
泉陵城的春天,在连绵的细雨与短暂的晴日交替中,悄然走向深处。州牧府内,气氛比往日更多了几分肃穆与期待。因为两位久镇边陲、威名赫赫的大将,几乎在同一时间,奉召回到了这座权力与决策的中心。
首先抵达的是自北境五岭防线星夜兼程赶回的黄忠。老将军年过六旬,鬓角已然花白,但身板依旧挺直如松,那双经历过无数战火洗礼的眼睛,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他并未穿着沉重的甲胄,只是一身简朴的戎装,风尘仆仆,却掩不住那股沙场宿将特有的沉稳如山、锐气内敛的气度。他带来的,是北境最新的曹军动向,以及五岭防线万无一失的保证。
紧随其后,自西线洮阳轻骑赶回的赵云也到了。与黄忠的沉雄不同,赵云一身白袍未染尘,面容俊朗,目光清冽,举止间透着一种儒将的从容与优雅,仿佛不是从戒备森严的边境归来,而是踏青访友一般。但他腰间那柄青釭剑,以及偶尔扫视四周时那如电的眼神,无不提醒着旁人,这位风度翩翩的将军,乃是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绝世虎臣。他带来的,是益州李严所部的最新动向,以及西线稳如磐石的军情。
陈暮亲自在州牧府门前相迎,庞统、徐元等文臣紧随其后。看到这两位堪称集团柱石的大将安然归来,陈暮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汉升将军,子龙将军,一路辛苦!”陈暮上前,亲手扶住欲行礼的黄忠,又对赵云含笑点头。
“为主公分忧,何谈辛苦!”黄忠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赵云则抱拳躬身,语气温润而坚定:“云,奉命归来,听候主公差遣。”
简单的寒暄过后,众人步入议事堂。两位大将的到来,仿佛给这座掌控着交州、荆南命运的府邸,注入了一股沉静而强大的力量。
议事堂内,巨大的沙盘已被更新,清晰地标注着各方势力的最新动态。炭盆驱散了春末的微寒,茶香袅袅,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沙盘之上,气氛严肃。
陈暮首先开口,简要介绍了当前的整体局势:“汉中方面,夏侯渊重伤,曹刘僵持,战事惨烈,短期内难分胜负。江东孙权,内忧外患,猜忌日深,尤其是对丹阳陆逊,既用且防。我军新得荆南,根基渐稳,然北有曹魏虎视,西有刘备(虽暂时无暇东顾)潜在威胁,东有孙权亟待处置。今日召汉升、子龙归来,便是欲与诸位,共商下一步方略。”
黄忠率先发言,他指着北境五岭方向,声音沉稳:“主公,老夫镇守北境多年,曹操虽狼子野心,然其重心显然在于汉中与关中。五岭防线,经多年经营,固若金汤,曹军若无十万以上精锐,绝难逾越。近期虽有小股斥候试探,皆被击退,北线暂时无忧。然,需谨防曹操在汉中受挫后,狗急跳墙,或派遣偏师袭扰,或煽动山越蛮族作乱,此不得不防。”他的分析基于多年防守经验,务实而警惕。
赵云接着说道,目光投向西方:“西线洮阳,李严所部自上次退去后,一直采取守势,未见异常调动。诸葛亮用兵谨慎,益州新定,其首要目标乃北抗曹操,稳固汉中,短期内应无力亦无意东进。然,刘备枭雄,诸葛亮多智,不可不防其与孙权暗中勾结。云已加派哨探,严密监视益州方向,尤其注意是否有使者秘密往来于成都与建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