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武器的诱惑,加上对失去权力和土地的恐惧,以及所谓“匡扶汉室”的大义名分(尽管牵强),让在场众人的呼吸都粗重起来。
“只是……陆逊防范甚严,各地驻军皆是交州嫡系,我等虽有家兵部曲,恐难成事啊。”钱桐尚有疑虑。
密使阴冷一笑:“何必正面抗衡?可效彷古人,星火燎原。串联各郡志同道合之辈,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或焚烧粮仓,或刺杀酷吏,或煽动民变,四处点火,令其首尾难顾!只要江东乱起,魏王大军便可陈兵江北,届时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
一场针对交州统治的阴谋,就在这秣陵的暗室中初步酿成。反抗的火种被悄然播下,只待风起,便可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交州北境,五岭防线。
黄忠坐镇中军,白发老将依旧精神矍铄,每日亲自巡视关隘。近来,他却感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先是几处偏远哨卡汇报,发现有身份不明的“山贼”窥探,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行动迅捷,交手后即远遁,不似寻常匪类。
接着,负责巡逻的军侯来报,在防线外侧发现了疑似荆州军制式的箭簇遗落,但经仔细辨认,又与关羽军常用箭矢略有差异。
更蹊跷的是,江夏方向的文聘水军也传来消息,发现有不明小船试图靠近水寨,被驱离后便消失无踪,其操船手法,不似普通渔夫或水寇。
“曹仁老儿,又在搞什么鬼?”黄忠抚摸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他下令各关隘提高警惕,加派巡逻队,但又嘱咐不得轻易越境追击,以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然而,这种“苍蝇不咬人,恶心人”的袭扰持续不断,虽然未能对坚固的五岭防线造成实质威胁,却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军报传至泉陵,让陈暮和庞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研判北方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