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府内,黄忠、邓艾、全琮齐聚。
邓艾脸上带着几分振奋:“老将军,马雄他们干得漂亮!一击即走,战果虽不大,却足以震慑江北,令陈登不敢小觑于我。亦证明,小股精锐渗透江北,可行!”
全琮也道:“据接应船队回报,撤退顺利,曹军水军未能有效拦截。我军新型快船之速,确有过人之处。”
黄忠沉声道:“初战告捷,值得庆贺。然,曹军非是木偶,经此一遭,陈登必有应对。接下来,需更谨慎,选择目标需更刁钻,行动需更诡秘。可多选其巡逻队、落单哨卡、或是远离主力的土木工事下手。宗旨不变,以最小代价,换最大骚扰效果,让其沿江守军,寝食难安!”
他看向邓艾:“士载,你心思缜密,善于捕捉战机。后续渗透行动,由你具体筹划,报我批准即可。记住,选将贵精不贵多,行动贵速不贵久。”
“末将遵命!”邓艾抱拳领命,心中已有数个新的目标在酝酿。这种小规模、高频率的出击,正合他奇正结合的用兵思路,也让他麾下的将士得到了极好的实战锻炼。
一时间,曲阿军中,求战之风悄然兴起。人人都知,跟着黄老将军和邓将军,不仅有硬仗打,更有机会立下实实在在的军功。
建业,大将军府。
陈暮同时收到了乌沙渚成功的捷报,以及益州观风使悄然离去的消息。
他站在书房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广陵沿岸,手指轻轻点了点乌沙渚的位置,嘴角微扬。
“好!黄汉升、邓士载,果然没让孤失望。此一声‘惊雷’,虽不甚响亮,却足以宣告,我江东绝非偏安一隅之辈!”
庞统笑道:“主公,此乃‘砺剑’初试锋芒。江北曹军,此后恐难有宁日。而我军将士,经此实战,无论经验士气,皆有所提升。”
徐元补充道:“益州使者已归,西线暂安。我方更能集中精力于东方。只是,需提醒黄老将军与邓艾,见好就收,把握分寸,勿要过早激怒曹操,引发大规模报复。”
陈暮点头:“元直所虑极是。传令黄忠、邓艾,骚扰之举,可继续进行,但规模务必控制,目标以曹军基层单位及后勤设施为主,避免与张辽、陈登等主力部队正面冲突。眼下,尚非决战之时。”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地图,语气变得深沉:“然,此声惊雷既响,便不会轻易停歇。让江北的曹军,在这连绵不断的春雷声中,慢慢习惯我江东的存在吧。待我‘剑锋’磨砺至锐不可当时,便是这惊雷化作倾盆暴雨,席卷江淮之日!”
书房窗外,春意渐浓,建业城中的柳树已抽出嫩绿的新芽。一股蓬勃的、带着锐气的力量,正在江东的土地上生长、积聚。第一次主动出击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陈暮集团的脉络之中,也让“砺剑”的战略,从纸面规划,真正踏入了实战检验的阶段。
江北的夜空下,惊雷初响,余韵未绝。而更多的风暴,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