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凤雏归巢

魏砥 柯哀的罐头 2318 字 6天前

“主公,张辽勐攻历阳外围,意在拔除我军前出据点,为下一步围攻历阳做准备。满宠封锁水道,是为孤立黄老将军。臧霸沿海骚扰,则是牵制我水军兵力,扰乱我后方。”文聘面色凝重地分析道。

“压力确实很大。”庞统沉吟道,“然其势虽凶,却也有弱点。三线同时发力,看似威风,实则兵力分散,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尤其是海上,臧霸看似得手一次,实则暴露其兵力分散,后方空虚。”

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主公,可令霍峻、朱桓,不必再四处救火。集中所有能机动的海船兵力,寻找臧霸主力舰队,或者…直扑其广陵老巢!给他来个围魏救赵!”

“陆上呢?”陈暮问道。

“历阳外围堡寨,能守则守,若事不可为,可命令黄老将军,适当放弃一些次要据点,收缩兵力,坚守历阳核心城防。同时,命周仓自濡须坞出兵,袭扰合肥方向,牵制张辽部分兵力。文聘将军的水军,务必保证历阳与后方的联系不被彻底切断!”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意味着要暂时放弃部分土地,集中力量打击敌人要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暮沉思良久,看向文聘:“仲业,水军能否做到?”

文聘挺直嵴梁,朗声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必保水道畅通!”

“好!”陈暮拍板,“便依士元之策!传令黄忠,酌情收缩防御,固守待援!令霍峻、朱桓,寻机歼敌!令周仓,出兵合肥!此战,我要让曹丕知道,我江东,不是他砧板上的鱼肉!”

军令以最快的速度传往前线。

历阳城外,杀声震天。一处外围堡寨在魏军连日猛攻下,城墙多处坍塌,守军伤亡过半,眼看就要失守。寨主浑身浴血,正要下令与寨共存亡,却接到了黄忠“放弃堡垒,撤回历阳”的命令。

他含着热泪,率领残存的百余名士卒,在友军掩护下,浴血突围,撤回了历阳城。堡垒陷落,但核心力量得以保存。

黄忠站在历阳城头,看着远处升起的魏军旗帜,脸色铁青,但眼神依旧坚定。他下令加固城防,疏散城外百姓,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攻城战。

与此同时,周仓率五千精锐自濡须坞出击,直扑合肥外围,焚毁魏军数处粮草囤积点,张辽不得不分兵回援,对历阳的压力稍减。

海上,霍峻与朱桓放弃了被动防御,将所有能集结的四十余艘战船(包括新下水的数艘大型楼船)集中起来,根据情报,直扑臧霸主力舰队所在的郁洲山(今连云港)海域。

广阔的东海上,两支舰队迎头相遇。没有任何废话,勐烈的接舷战与火攻瞬间爆发!霍峻身先士卒,跳上敌舰厮杀;朱桓则指挥船队穿插分割,专攻敌舰薄弱之处。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海面被鲜血和火光染红。最终,臧霸舰队遭受重创,被迫撤退,短时间内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沿海袭击。

消息传回,建业人心振奋!

江陵都督府内,陈砥也接到了前线战报。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份战报,想象着黄忠坚守孤城的决绝,周仓出击的果敢,霍峻、朱桓海战的血勇,心中热血沸腾,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和赵云所说的“砥柱中流”的含义。

乱世之中,唯有自身成为不可撼动的砥柱,方能抵御八方风雨,守护一方安宁。

他走到院中,仰望星空,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自己成长的脚步,必须更快一些。终有一日,他也要像父亲、像赵云将军、像那些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一样,成为支撑起这片天下的,真正的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