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混元学院的“跨文明人才培养计划”

就在小组陷入困境时,凌的意识投影突然出现在实验室中。“或许星核文明的技术能帮到你们。”凌的声音带着温和的能量波动,“百万年前,星核文明研发过‘空间能量滤波技术’,可以精准过滤掉无关的能量干扰,只保留目标信号。按照统一场论的空间能量分离原理,不同类型的能量具有不同的波动频率,通过设置特定的场力滤波参数,就能实现信号分离。”

他调出星核文明的技术资料,展示了滤波技术的核心原理:“你们需要在探测器中增加一个场力滤波模块,根据暗能量的波动频率(约为1.2×10^-18赫兹)设置滤波参数,这样就能过滤掉其他能量干扰。同时,结合光影文明对光粒子的操控能力,调整探测介质的响应频率,让其只对暗能量引起的光粒子轨迹变化产生反应。”

莱特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光影文明的光粒子操控技术可以实现对探测介质的精准调频,再结合星核文明的滤波技术,就能解决数据波动的问题。”

在凌的指导下,小组立刻对探测器进行改进。莱特将光粒子探测模块的响应频率调整为与暗能量波动匹配的数值,让光粒子只对暗能量引起的空间曲率变化敏感;王浩则根据星核文明的技术资料,设计出场力滤波模块,设置了精准的滤波参数;莉诺尔则优化了纳米材料的结构,提升其与滤波模块的兼容性。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探测器被放置在模拟暗能量环境中,全息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探测数据。起初,数据仍有轻微波动,但随着滤波模块的启动,波动逐渐减小,最终形成了一条平稳的监测曲线,精准反映出暗能量的浓度变化。“成功了!”陈玥兴奋地拍手叫好,她作为项目观察员,见证了整个研发过程。

莱特化作一道欢快的光流,在实验室中穿梭:“监测精度达到了0.001%,远超现有设备!而且在模拟的空间碎片带环境中,数据稳定性也保持在98%以上!”

王浩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跨文明协作的魅力!如果仅凭单一文明的技术,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光影文明的探测理念、地球的场力技术、伊瑟尔星的材料科学、星核文明的滤波技术,还有星穹文明即将提供的通讯支持,共同造就了这款探测器。”

小主,

张详前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这款‘光粒子场力探测器’完美诠释了统一场论的核心思想——宇宙万物相互联系,不同文明的技术可以互补共生。它不仅是一件优秀的科研成果,更是跨文明教学的典范。”

消息很快传遍了混元学院,引发了热烈反响。其他小组的学员纷纷来到联合实验室参观学习,星穹文明的学员卡顿表示愿意提供最新的超空间通讯模块,提升探测器的数据传输速度;星核文明则提出可以通过意识投影技术,为探测器增加远程校准功能。

林远舟在得知项目成功后,立刻召集学院的核心团队开会。“莱特小组的成果非常重要,”他在会议中说道,“星际生态监测网络正缺少高精度的暗能量探测设备,这款探测器正好能填补这一空白。我建议立即启动批量生产,将其部署到五大文明的监测节点。”

苏晚晴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银河系文明互助联盟,他们对这款探测器非常感兴趣,愿意提供生产所需的资源。同时,这也可以作为混元学院的首个跨文明教学成果,向其他文明展示我们的培养模式。”

艾蕾娜说道:“伊瑟尔星的纳米材料工厂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批量生产探测器的核心部件。而且通过这次项目,学员们的跨文明协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正是‘星际英才计划’的目标。”

一周后,首批“光粒子场力探测器”正式下线,被部署到星穹星球的空间碎片带、伊瑟尔星的发光苔藓森林、地球的火星殖民地等多个监测节点。监测数据通过超空间通讯网络实时传回混元学院,清晰、稳定的数据流为星际生态监测网络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探测器的启用仪式上,莱特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的光粒子形态更加稳定,脸上带着自信的光芒:“这款探测器的成功,离不开五大文明的技术支持,更离不开混元学院的跨文明教学模式。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林远舟看着台下来自五大文明的学员和导师,心中充满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