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草木微理,暗涌初显

日子在药园的泥土与药香中平稳流逝。道一如同最不起眼的青苔,悄然附着在这片新的环境中,默默汲取着养分。

他每日的工作依旧简单重复:除草、凝露、记录长势。但在这些基础劳作之下,他对这片灵田的感知越发清晰入微。

《龟息地藏术》与地脉亲和体质的结合,让他能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体察到土壤湿度、灵气流、乃至每株灵植最细微的情绪变化——是饥渴,是饱足,还是染了微恙。

那株长势格外健壮的地根花,并非偶然。经过他数日小心翼翼的观察与验证,确定其下方一小片区域的土壤活性,确实因他无意识散逸的、经过戒指和《厚土经》淬炼的精纯土灵之力,而得到了极其细微的改善。

这个发现让他欣喜,也更添谨慎。他不敢再有任何主动滋养的行为,反而开始刻意控制,将那份感知力更多地用于学习和观察。

《百草初录》早已烂熟于心。他开始利用工作之便,对照着书上的记载,仔细观察每一种灵植的叶片脉络、花瓣形态、根系分布,辨识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气息变化。

这一日,他正在给一片“宁神花”凝集晨露,方永晃悠了过来,扔给他一本更厚实的册子。

“喏,陈长老吩咐的。《灵植养护摘要》,里面有点干货,好生看看,别整天就知道傻干活。”

方永语气依旧带着几分居高临下,但比起初时的纯粹敷衍,似乎多了点别的意味,或许是见道一确实踏实,或许是陈长老有所吩咐。

道一恭敬接过:“多谢方执事。”

《灵植养护摘要》不再局限于辨识,开始涉及更深的内容:

药理初解:简要阐述了灵植药性基于五行木主生发、火主温煦、土主承载、金主肃降、水主润下和阴阳:寒、热、温、凉、平的基础理论。例如宁神花性微寒平,入心、肝二经,有安神定志之效;而地根花性温,入脾、胃经,能温中和胃。

·养护精要:详细说明了不同属性灵植对光照、水分、灵气浓度乃至伴生植物的不同需求。火系灵植需引地火余温,水系灵植需布聚雾小阵,金系灵植需埋藏矿渣以增其锐气。

采收与保存:强调了“时”与“法”的重要性。何种灵植需在清晨带露采收,何种需在正午阳气最盛时摘取;如何用玉器、木器、或特定符箓封存以最大程度保留药性,防止灵气流失。

药物分级:明确了青岚宗通用的药物等级。凡阶(不入流,对凡人有效)、黄阶、玄阶、地阶、天阶。每个大阶又分下、中、上、极四品。他所照料的凝露草、地根花皆属黄阶下品,而药园核心区域,据说有玄阶灵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