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基础:末尾甚至提及了炼丹的冰山一角——提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不同品质的灵植作为主药、辅药对成丹率和丹药品级的巨大影响。
这些知识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以往许多模糊的感知得到了理论的印证和系统的梳理。
他更加理解为何脚下这片灵田会感到“疲惫”——常年单一种植地根花这类汲取地力较猛的黄阶灵植,而未能得到相应属性的补充和轮休,土壤中的某些特定养分自然会失衡。
他开始尝试在规则内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比如,在记录中“无意”地提到某处地垄似乎比别处稍显干燥,是否需要调整灌溉;或是在除草时,根据《摘要》所述,将一些具有共生关系的杂草稍微保留一些在其根系附近。
这些举动微不足道,甚至有些笨拙,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却让那片灵田在他悄无声息的“调理”下,维持着一种极其缓慢却稳定的良性循环。那株特殊的地根花,也不再显得那么突兀。
这一日,陈长老罕见地亲自来到丙区巡查。他走得很慢,目光如尺,丈量着每一株灵植的状态。方永跟在身后,略显紧张。
当走到道一负责的柒号区域时,陈长老的脚步微微一顿。他蹲下身,手指捻起一点土壤,在指尖搓揉,又仔细看了看几株地根花的叶片和根茎部位。
道一心中微微一紧,垂手站在一旁。
“这一片…”陈长老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地力似乎比旁边几块要稍匀称些,病虫害也少。你做了什么?”
方永立刻看向道一,眼神带着询问。
道一连忙躬身,按照早已想好的说辞,带着几分“不确定”和“侥幸”回道:“回长老,弟子…弟子只是按照《摘要》上说的,注意了些灌溉的时间,看到有些虫子就及时抓了…别的,弟子愚钝,也不知做得对不对…”
陈长老抬起眼皮,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似乎能看透人心。但他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摘要》看得还算用心。灵植之道,在于细微处的功夫。不错。”
一句“不错”,让旁边的方永都露出惊讶之色。陈长老是出了名的严苛,极少夸人。
陈长老站起身,看似随意地指点了旁边另一块灵田的几处不足,对方永道:“养护之道,非一味蛮干。知其然,亦需知其所以然。多用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