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妙玄禅师浓眉紧锁:“话虽如此,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便法会顺利结束,得到神功之人,无论是正是邪,都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江湖再起腥风血雨,我少林亦难逃干系。”
“阿弥陀佛。”妙空大师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一切因果,自妙谛师兄接下侠客岛请柬之时,便已注定。我少林身为武林泰山,值此魔长道消之际,有些责任,避无可避。举办此法会,非为扬名,实为止戈。愿能以公开之争,化解暗中无数阴谋厮杀。至于日后江湖风波……且看天意吧。”
他目光扫过众僧,缓缓道:“当务之急,是确保法会顺利进行。罗汉堂弟子,加强寺内巡逻,尤其藏经阁与后山禅房,万不可有失。达摩院弟子,密切关注山下动向,若有大规模骚乱,及时弹压。戒律院,维持法会秩序,公正严明,不偏不倚。”
“谨遵方丈法旨!”众首座齐声合十。
……
暮色四合,少林寺后厨却依旧热火朝天。
巨大的灶台里柴火噼啪作响,数口大锅内蒸汽腾腾,粟米饭的香气与菜羹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数十名灰衣僧人如同工蚁般穿梭忙碌,洗刷着堆积如山的碗碟,准备着明日数千人的斋饭。吆喝声、水流声、锅碗碰撞声不绝于耳。
在这片忙碌景象的角落,一个中年和尚正沉默地、机械地挥舞着沉重的柴刀。
“咚!咚!咚!” 一声声沉闷的劈砍声,规律地响起,与其他声响格格不入。
他便是慧净。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陈旧僧袍的前襟上,洇开深色的痕迹。他的脸庞被常年灶火熏得黝黑,眼角嘴角早早刻下了深刻的皱纹,那是一张被岁月和劳苦过早侵蚀的脸。但此刻,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眼中那几乎要溢出来的怨愤与不甘。
‘十五年……我在少林挑了十五年水,劈了十五年柴,吃了十五年斋饭……’ 他内心的声音在咆哮, ‘他们说众生平等,说勤能补拙!我信了!我日日苦熬,不敢有一丝懈怠,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得传高深武艺,哪怕只是粗浅的入门功夫,也能光耀门楣,让那瞧不起我的乡人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