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炼器与烹饪

接着是“调味”——即材料的配比与融合。他不再仅仅依靠符文来强行约束不同属性的材料,而是尝试寻找它们之间内在的“亲和点”。他将“流风石”的轻灵与“沉水木”的稳定相结合,想象着如同调和油性与水性食材,需要找到合适的“乳化”点(他尝试用特定频率的振动来实现);他将“烈焰砂”的爆烈与“寒冰晶”的酷寒尝试融合,这如同烹饪中的“冰火两重天”,极其危险,但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让两者在一种微妙的平衡点上相互制约又相互激发,最终得到了一种性质奇异、能同时释放冷热交替冲击的复合材料。

然而,真正的突破,发生在一个看似玩闹的午后。

他正在处理一种新得到的、熔点较低、液态时流动性极佳的稀有金属“金液秘银”。他需要将其作为导能层,附着在一件软甲的内衬上。按照传统方法,无非是均匀涂抹或小心灌注。但那天,他看着在特制坩埚中如同蜂蜜般缓缓流动、闪烁着迷人光泽的液态秘银,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胖师傅制作“琉璃糖画”时的场景——那糖浆在巧手拉扯下,化作千丝万缕,纤细而坚韧。

一个荒诞而又充满诱惑的念头涌现:能不能像拉糖丝一样,拉制这金属液?

这个想法太过离经叛道。金属一旦凝固,其晶体结构便基本固定,强行拉拽只会断裂。但霍天渊想到烹饪中,糖浆的温度、纯度和拉拽手法,决定了糖丝的成败。这“金液秘银”性质特殊,或许……

他决定冒险一试。他精确控制着坩埚的温度,让秘银保持在一个极其粘稠、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奇妙状态。然后,他取出两根特制的、顶端带有细钩的“拉丝玉棒”,如同面对一团金色的麦芽糖,深吸一口气,将玉棒探入粘稠的秘银中,手腕猛地一抖,向两边飞速拉开!

一道璀璨的金色丝线,如同被拉长的阳光,瞬间从玉棒之间延展而出!丝线极细,几乎透明,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定型。霍天渊小心翼翼地将这根比发丝还要纤细的金丝放在测试台上,输入一丝微弱的灵力。

令他震惊的是,这根看似脆弱的金属丝,不仅灵力传导性极佳,其韧性更是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他用力拉扯,金丝只是微微变形,却毫无断裂的迹象!他甚至尝试用锋利的刻灵针去切割,也极为费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反复试验,调整“火候”(秘银的粘稠度)和“手法”(拉拽的速度与角度),拉制出了不同粗细、但都具备超强韧性的“金液秘银丝”。越是纤细的丝,其韧性似乎越强,仿佛将所有的强度都凝聚在了那极致的细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