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0)
朱厚照:“最近太祖爷咋没冒泡啊?”
朱厚熜:“咋了,堂兄皮痒想挨训?太祖爷不在多好,要是实在不自在,去南宫树上挠挠痒呗。”
朱祁镇:“不用去了,那些树早被我弟砍了。”
朱由校:“要去就去煤山,顺道瞅瞅我弟弟。”
朱由检:“皇兄,你礼貌吗?”
朱元璋:“咋的,我就想静静看你们聊,还非得冒泡?”
马秀英:“重八,谁是静静?”
朱元璋:“妹子,你说啥呢?我眼里只有你,哪有啥静静。”
朱厚照:“哦哟~”
秦良玉:“哦哟~ 咱们还是听洪熙皇上讲故事吧。”
朱棣:“1417年,永乐十五年三月,我第三次去北京巡幸,让高炽监国,命尚书蹇义、谕德杨士奇、侍读兼赞善梁潜辅佐皇太子监国。
因为北京宫殿基本修好了,我到北京后就没再回南京,还决定从1421年,也就是永乐十九年起,改北京为京师。”
朱厚照:“这是要把办公点彻底挪北方啊?跟我把豹房当办公厅似的,太祖爷当年定都南京,成祖爷这是要搞‘南北双总部’”
朱厚熜:“堂兄你那叫不务正业,成祖爷这是战略迁都。北京地势险要,守着北方门户,比南京偏安一隅强多了——不过话说回来,迁都工程怕是比我炼丹烧的煤还多吧?”
朱高炽:“光筹备迁都物资就忙坏了。南方的木料、石料往北京运,沿途驿站天天跟快递中转站似的,我得盯着别出乱子,还得安抚转运的百姓,累得我那阵子胖了好几斤——哦不,是更稳重了。”
杨士奇:“太子爷这‘稳重’来得不容易。当时有官员为了赶工期,强征民夫,太子爷知道了,当即把那官员贬了,还下旨‘凡征调民力,必给足工钱,不许克扣’,老百姓都称他‘活菩萨’”
杨荣:“我那会儿跟着皇上在北京,天天收到太子爷的奏报,大到粮食调度,小到驿站马料,写得清清楚楚,比我记的战报还详细。皇上边看边点头,说高炽把家守得比铁桶还牢。”
杨溥:“最绝的是处理南北官员的矛盾。南京的老臣觉得迁都冷落了他们,北京的新臣又有点飘,太子爷特意下了道令,说无论南北,都是大明官,谁办实事给谁升职。一下子就把心气儿捋顺了。”
朱高炽:“1420年,永乐十八年十二月,爸爸把我和群臣都迁到北京。这次监国时间长达三年又十个月。”
朱元璋:“迁都了吧,这下南京就剩我一个老人了吧。”
朱厚照:“太祖爷您可别孤单,回头我把南京的戏台班子挪到北京给您搭台,保证比豹房的还热闹!”
朱厚熜:“堂兄你少添乱,太祖爷是念旧。不过话说回来,这三年十个月的监国,比前两次加起来还长,太子爷怕是把南京的每块砖都摸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