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固国本

一路向西,船队又发现了几处陆地。在一座气候湿热的半岛上,他们找到了番薯,藤蔓匍匐在地上,根部结着紫红色的块茎;在一处火山岛附近,他们甚至发现了玉米的野生祖先,虽然颗粒瘦小,却已具备玉米的特征。

“有了这些,大秦的粮食问题,算是解决了一半。”李砚将收集到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些作物适应性强,无论是北方的旱地还是南方的水田都能种植,一旦推广开来,足以让大秦的人口承载量翻上几番。

航行途中,船队还与几支海上商队相遇。有来自波斯的商船,满载着香料与宝石;有来自南洋的独木舟,载着椰子与象牙。李砚让士兵用丝绸与他们交换,不仅获得了更多异域作物的种子,还从波斯商人那里得到了更精确的海图——原来从海上到波斯,比他预想的还要近,只需穿过马六甲海峡,便可进入印度洋。

“海路果然比陆路便捷。”李砚看着海图,心中有了新的计划。待返回后,便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与波斯、大秦(罗马)直接通商,既能赚取财富,又能更快地获取异域的技术与作物。

两个月后,船队带着满舱的种子与海图,在墨渊的护送下返回登州港。消息传回长安,秦老儒欣喜若狂,立刻组织农匠研究土豆、番薯的种植方法,准备来年开春在北方试种。

李砚回到长安时,正值新科进士赴任各地。他特意召见了那五十名擅长农桑、算术的进士,让他们负责推广新作物,并改良农具、兴修水利。

“你们的功绩,不在开疆拓土之下。”李砚对他们说,“若能让大秦的亩产翻倍,朕必重赏。”

进士们备受鼓舞,纷纷奔赴各地。他们带着土豆种子,深入田间地头,教农民开垦荒地,试种新作物。起初,百姓们对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充满疑虑,但在看到试种田里沉甸甸的土豆后,都开始踊跃种植。

与此同时,铁甲重步兵营的训练也已初见成效。李砚在长安城外的校场上观看演练,只见数千名重步兵身披镔铁甲,手持长戟,列成方阵稳步推进,步伐整齐划一,甲叶碰撞声如雷贯耳。面对模拟的骑兵冲锋,他们迅速变换阵型,长戟如林,将“骑兵”挡在阵外,展现出极强的防御力。

小主,

“很好。”李砚点头,“再练三个月,便可调往长江防线,与江南的周军对峙。”

海军方面,北洋水师又新造了二十艘楼船,士兵们的海战技巧也日渐娴熟。李砚让他们沿着海岸线巡逻,清理海盗,保护往来商船,同时在登州、莱州等港口建立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取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