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血脉同息

周烈领命出发时,李砚又让他带上了十片青蛟蜕下的逆鳞:“把这些鳞甲嵌在盾牌上,圣火教的邪火伤不了你们。”

目送周烈离去,李砚回到池边,青蛟不知何时游到了他脚边,用头轻轻拱着他的袍角。他蹲下身,指尖抚过它颈间的鳞片:“委屈你了,又要让你多逸散些龙气,帮西域稳固地脉。”

青蛟低低地嗡鸣一声,像是在应承。李砚能感觉到,一股温和的龙气顺着指尖传来,流遍四肢百骸,驱散了他因动怒而起的燥火。这便是养龙池的妙处——蛟龙与他,与皇子们,与整个大秦的地脉,早已是血脉相连的整体。

傍晚时分,西域传来捷报:周烈的援军赶到时,李瑾正带着赤蛟与圣火教徒对峙。赤蛟虽受了伤,却依旧凶猛,一口烈焰烧穿了敌人的阵型。周烈用嵌了逆鳞的盾牌挡住邪火,锁妖弩精准射杀了戴青铜面具的首领,余党见状四散奔逃,被骑兵追杀殆尽。李瑾的伤口敷上灵液后,已止血结痂,赤蛟的鳞甲也开始愈合。

“二哥没事就好。”李珩捧着捷报,小脸上满是兴奋,“我就知道赤蛟最厉害了!”

李砚看着儿子雀跃的模样,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他望向养龙池,夕阳的金光洒在水面上,蛟龙们正悠闲地游弋,鳞片反射着碎金般的光。他知道,只要这些蛟龙在,只要皇子们与它们的羁绊不断,大秦的根基就永远不会动摇。

夜深人静时,李砚又来到养龙池。月光下,池中的蛟龙们睡得很沉,只有青蛟醒着,静静地盘在莲台上,像一尊青玉雕像。李砚坐在池边,指尖轻抚水面,感受着龙气在体内缓缓流淌。

他想起先帝临终前的话:“龙者,非独力能擎天,需与万民同息,与山河共振。养龙池养的不是蛟,是大秦的气运,是炎黄的根。”

如今他总算明白了。这些困于池中的蛟龙,看似被束缚,实则是将一身龙气化作了滋养帝国的血脉,顺着皇子们的脚步,流淌到万里疆土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或许成不了腾云驾雾的真龙,却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三更了。李砚站起身,最后望了一眼养龙池——水面上的龙气正与夜空中的星气相融,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柱,直冲天穹。他知道,明日清晨,又会有新的龙鳞蜕下,又会有新的灵液凝结,而他的孩子们,会带着这些龙的馈赠,继续将炎黄的火种,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走回寝宫的路上,李砚的脚步格外轻快。他仿佛能听到,从西域到江南,从南洋到美洲,无数条蛟龙正在沉睡或苏醒,它们的呼吸与大秦百姓的心跳同频,它们的鳞甲反射着同一片日月的光辉。这,便是他穷尽半生守护的景象——一个由血脉与灵脉交织而成的,属于炎黄子孙的永恒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