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个节奏,最快什么时候能让土地出让金到账?”
“我初步核算了一下,市政府审议完成后,需报送发改委立项,之后土地出让公告还要有至少 20 天的公示期,
再加上竞拍、合同签订和首期资金缴纳的时间,全部流程走下来,至少还需要四十天。” 叶怀民精准测算时间节点,给出明确答复。
张辉闻言松了口气,点点头道:“这个时间还来得及,刚好能跟开发区的建设进度衔接上,资金缺口能及时补上。”
“基本就是这个情况,后续每一步进展我都会及时向您汇报。” 叶怀民补充道。
“辛苦你了,怀民同志,这段时间还要多费心坚持一下。”
“城东项目是咱们市的重点,有什么需要协调的部门或遇到的困难,直接找我。”
“好的张市长,我一定全力以赴推进。” 叶怀民起身回应,随后便起身告辞。
回到办公室,叶怀民没有立刻投入工作,而是靠在椅背上,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开发区的未来。
通州作为本省少数几个财政严重亏空的地级市,发展困境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决策者心头。
没有成型的特色产业链,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可前几任领导班子却只顾短期政绩,花钱大手大脚,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如今连基本的财政运转都捉襟见肘。
“张辉到底会把开发区打造成什么主题?” 叶怀民暗自思忖。
城东地块的土地出让金,是张辉盘活开发区的关键筹码,也是通州财政难得的 “喘息机会”。
可越是这样,越担心 —— 如果方向选错,好心很可能办成坏事。
通州的短板太明显了:工业基础薄弱,高端人才引不来,配套设施跟不上。
若是盲目跟风搞高科技产业园,大概率会陷入 “筑巢引不来凤” 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