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搞传统制造业,又不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趋势,还可能面临环保压力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千万别走上‘重建设、轻运营’的老路。” 叶怀民眉头紧锁,心中闪过一丝忧虑。
前几任领导留下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只顾着搞基建、上项目,却忽视了产业培育和后续运营,最后项目烂尾,财政窟窿越捅越大。
张辉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想靠开发区拉动就业、培育产业,填补财政亏空,但要是前期规划不扎实,产业定位不精准,最后很可能落得 “产业没起来,债务倒添了一堆” 的结局。
那样的后果,比烂尾更可怕。烂尾项目至少能止损,可一旦开发区走上 “空转” 模式,
每年要承担巨额的维护成本和利息支出,还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本就脆弱的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拖垮整个通州的经济。
可是看到张辉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开发区,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建议,和自己的谈话一点都没有涉及到开发区的话题,真的希望他能把开发区做起来。
下午两点整,规划局局长李星海准时出现在叶怀民办公室门口,手里抱着厚厚的图纸和文件,进门后恭敬地说道:
“叶市长,我来向您汇报城东地块基础指标图的编制进展。”
叶怀民示意他坐下,李星海随即翻开文件:“目前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核心指标已初步确定,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测绘数据也已复核完毕,按计划一周内可完成最终图纸编制,确保不耽误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叶怀民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待李星海汇报完毕,沉吟片刻说道:
“整体进度符合计划,按部就班推进就好。不过,这次开发我有几点额外要求,需要加进规划条件里。”
李星海立刻拿出笔和笔记本,做好记录准备:“叶市长您请说,我马上记下。”
“第一,中标企业必须配套建设一所幼儿园,建设标准由你们规划局结合区域人口规模和教育需求制定,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