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屯里新貌

“考水性,考体力,考纪律,也考胆量。”郭春海语气平淡,“‘蛟龙号’不是收容所,我要的是能一起扛风浪的兄弟,不是只会眼红嚼舌头的爷。通过了,跟着上船见习,拿最低档的工钱,干最累的活,看表现转正。通不过,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二愣子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他们还哔哔啥!”

第二天,郭春海要考核新船员的消息传开了。屯子里顿时炸开了锅。那些报了名的后生和家人,既紧张又期待。而之前说闲话的,此刻也都闭上了嘴,或是暗中祈祷自家孩子能选上,或是更加酸溜溜地等着看笑话。

考核那天,码头上围满了人。郭春海没多废话,直接让老崔和格帕欠主持。考核项目简单却实用:在规定时间内泅渡到指定浮标并返回;扛着百十斤的沙包在湿滑的甲板上快速移动;模拟突发情况下的指令反应;甚至还包括在摇晃的船上保持平衡和应对晕船。

这些项目,对于常年跑海的老船员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很多只在江边扑腾过的屯里后生,却是极大的考验。有人一下水就慌了神,有人扛着沙包摔得鼻青脸肿,有人一听模拟的“敌船靠近”指令就手足无措。

最终,报名的十几个人里,只有五个勉强通过了初步考核,一个个累得瘫在甲板上,如同离水的鱼。其中,就包括李老蔫的儿子,一个平时话不多、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小伙子,叫李根柱。他水性极好,力气也大,就是在指令反应上慢半拍。

郭春海走到李根柱面前,看着他苍白的脸和因为紧张而攥得发白的拳头,沉声问道:“怕不怕?”

李根柱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股倔强和渴望:“不怕!春海叔,我能吃苦!我……我想跟我爹不一样!”

郭春海看着他眼中那簇火苗,点了点头:“行,算你一个。明天开始,跟着二愣子,从刷甲板、整理缆绳学起。”

李根柱激动得脸都红了,挣扎着想站起来道谢,被郭春海按住了。

这次公开、严格的考核,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大家看到了,想上“蛟龙号”拿高薪,光靠眼红和嘴皮子不行,得真有那个本事和胆魄。郭春海用实力和规则,扞卫了团队的纯粹和公平,也悄然将屯里因贫富差距拉大而产生的怨气,疏导向了更积极的竞争方向。

屯子的新貌,不仅仅是新修的路、翻新的校舍和逐渐多起来的砖瓦房,更是人们内心深处被点燃的希望、被激发的干劲,以及在这种冲击下,悄然重塑的价值观和秩序。郭春海知道,管理一个日益富裕和复杂的屯子,远比带领一支船队在大海上搏杀要困难得多。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着风浪,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