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手过许多难缠的角色,哪个不是十句话里八句假?可这个赵瑞龙,稍一套话就全交代了,简直像用屠龙刀挖地,让他倍感无奈。

也正因案件重大,他格外慎重,反复核查了两遍,才将这份推迟一天送来的报告呈上。

听到祁同伟的问话,潘江海语气古怪地回答:“厅长,审讯真的毫无压力。

那小子是个直肠子,问什么说什么,就算说跑题了,一拉就回来。

说实话,从警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好审的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听闻此言,祁同伟先是怔住片刻,随后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个赵瑞龙,实在太过窝囊。

他们这么多人,耗费这些时日,全是为了他一人。

他倒好,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全招了。

对祁同伟来说,这虽是好事,却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他需要的是将战线拉长,这一点显然与他的利益相悖。

不过,此事也好处理——这一亩三分地毕竟由他掌控,所有进度都在他掌握之中。

祁同伟随即含笑开口:“潘师傅,这真是杀鸡用牛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次的事情非常关键,一切都要仰仗你。

你是个明白人,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依你从办案成果的角度看,这次案件的公安进度该如何推进?”

潘江海闻言一愣。

他不过是个小预审,只管审问便是,何曾轮到他来考虑公安的整体进度?老潘一时有些茫然,但很快反应过来:公安办案讲究时效性,快就是最佳答案。

可祁同伟这一问,显然别有深意。

他这把年纪,自然懂得小案看自己,大案看影响的道理。

这案子,可是通天的大案。

赵瑞龙是赵立春的儿子——那位曾经的书记、如今的领导人。

这影响绝非小事。

从成果来看,此案牵扯出来的人都不简单,可以说相关者无一不是达官显贵。

就连整天与他共事的办公室主任程度也牵涉其中,他日日小心应对,生怕露出破绽。

这样的案例,他见得多了。

若非年长阅历丰富,只怕难以应付。

至于影响——涉及领导人,便绝非小事。

这一点,他看得清楚。

虽然他地位不显,比不得那些大人物,但在普通人眼中……

这些事对他来说,已经相当棘手了。

在他看来,这绝不是小事一桩。

通常这类案子根本不会浮出水面,早就在幕后化解了。

但现在既然摆到了台前,他必须拿出应有的态度。

现在不是贪功的时候。

保护自己,才是普通人的明智选择。

潘江海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那您的意思是?”

他并没有直接给出建议,而是把问题抛回给了祁同伟。

很简单,祁同伟职位更高。

这些事本就应该由他负责。

潘江海只是个小角色,说话也没什么分量。

既然只是工具人,就该有工具人的觉悟。

这是他的底线,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该说的话绝不能说,绝不能背不该背的锅。

即便祁同伟不是那样的人,他也不能留下这样的把柄。

听潘江海这样问,祁同伟欣慰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