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技术大爆炸——逆向工程的飞跃

“不可思议!”团队中的能量物理学家埃琳娜惊呼道,“它竟然能将空间中的暗能量转化为可控的攻击性能量,转换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我们现有的能量转换技术,效率最高也只有百分之三十!”

“而且它的能量储存方式也很奇特,”马克补充道,“不是通过电池或燃料,而是通过一种空间折叠技术,将能量压缩储存在核心内部,体积小,容量大,还能快速充能。”

“如果我们能复制这种能量核心,”埃琳娜说道,“不仅可以研发出能量武器,还能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

然而,复制能量核心的难度远超想象。暗能量的捕捉和转化、空间折叠技术的应用,都是地球科技从未涉及过的领域。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法,都以失败告终。

就在团队陷入困境时,来自华国的异能者苏清瑶抵达了北美联合研究院。苏清瑶的冰系异能经过战争的磨砺,已经进化到了A级巅峰,同时她对能量的感知和操控能力也远超常人。

“或许,我可以用冰系异能辅助能量引导。”苏清瑶看着能量核心,说道,“冰系异能可以精准控制能量的流动和温度,或许能帮助我们稳定暗能量的转化过程。”

马克有些怀疑:“冰系异能?这和能量转换有什么关系?”

“我在战争中发现,冰系异能可以冻结甚至引导阴影能量,”苏清瑶解释道,“阴影能量和暗能量有相似之处,都是无形无质,难以控制。或许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暗能量的转化。”

马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们可以试试。”

实验开始了。苏清瑶将手掌靠近能量核心,冰系异能悄然运转,淡蓝色的光芒包裹着核心。她集中精神,感知着核心内部暗能量的流动轨迹,同时用冰系异能引导着暗能量向指定的方向流动。

“启动能量转化装置!”马克下令道。

装置启动,开始尝试捕捉空间中的暗能量,并将其导入能量核心的模拟模型中。起初,暗能量极其不稳定,刚被捕捉就消散了。但在苏清瑶冰系异能的引导下,暗能量逐渐变得稳定,开始缓慢地转化为攻击性能量。

“成功了!暗能量转化稳定了!”埃琳娜兴奋地喊道。

马克看着屏幕上稳定上升的能量数据,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继续加大捕捉强度,测试能量输出功率!”

随着暗能量捕捉强度的提升,能量核心模拟模型的输出功率也在不断增加。当输出功率达到一定阈值时,一道紫色的能量束从模拟模型的发射口射出,击中了远处的测试靶。

“轰!”

一声巨响,测试靶瞬间被击穿,留下了一个直径半米的大洞,周围的金属板都被高温熔化了。

“威力达到了预期的三倍!”埃琳娜看着测试数据,欢呼道,“而且能量消耗只有预期的一半!”

小主,

“太好了!”马克激动地握住苏清瑶的手,“苏小姐,太感谢你了!你为我们解决了最关键的难题!”

苏清瑶微微一笑:“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团队在苏清瑶的协助下,成功研发出了小型化的能量核心,并基于此开发出了第一款单兵能量武器——“星尘能量步枪”。

这款步枪采用星陨钢制造,重量只有3.5公斤,有效射程800米,射速每分钟300发,能量弹可以穿透10厘米厚的普通钢板,威力远超传统步枪。而且能量核心可以通过吸收空间中的暗能量充能,无需更换弹夹,可持续作战。

在测试场上,一名士兵手持星尘能量步枪,瞄准远处的靶场。随着扳机被扣动,一道道紫色的能量束呼啸而出,精准地击中目标,靶场上顿时烟尘弥漫。

“太厉害了!”士兵放下步枪,脸上露出了震撼的表情,“这比我们之前用的步枪强太多了,而且几乎没有后坐力!”

马克看着测试数据,满意地点了点头:“星尘能量步枪的研发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研发能量机枪、能量炮、甚至能量导弹,让地球的武器装备彻底实现升级换代!”

与能量武器同步推进的,还有护盾技术的研究。

欧洲联合研究院的护盾实验室里,一群科学家正围着一块来自母舰护盾发生器的残骸,进行着紧张的研究。这块残骸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能量薄膜,即使母舰已经坠毁,这层薄膜依旧没有消散,能够抵御轻微的物理冲击和能量攻击。

“这层能量护盾的原理,是通过能量场扭曲空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科瓦奇说道,“它可以吸收或偏转外来的攻击能量,保护内部不受伤害。我们的目标,是研发出可移动、可调节强度的护盾系统,应用于单兵、车辆、战舰和基地防御。”

研究团队首先对护盾的能量场进行了分析,发现它的能量场频率极其特殊,与空间的共振频率高度契合。这也是它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防御作用的关键。

“我们需要制造一个相同频率的能量发生器,”亚历山大说道,“但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能量发生器无法精准控制频率,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护盾的稳定。”

就在这时,来自印度的异能者卡维塔·拉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卡维塔是一名A级精神系异能者,擅长感知和操控能量场。

“我可以用精神异能感知护盾的能量场频率,并引导能量发生器的频率与之同步,”卡维塔说道,“同时,我的精神异能可以辅助稳定能量场,减少能量消耗。”

亚历山大有些犹豫:“精神异能虽然强大,但稳定性不足,一旦你的精神力透支,护盾就会崩溃。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独立运行的护盾系统。”

“我可以先协助你们校准能量发生器的频率,”卡维塔说道,“等频率校准完成后,你们可以将这种频率固化到能量发生器中,形成自动同步机制。我的精神异能只需要在护盾启动和受到强烈攻击时提供辅助稳定即可。”

亚历山大点了点头:“好,我们可以试试。”

实验开始了。卡维塔坐在能量发生器前,闭上眼睛,精神异能悄然扩散,包裹住护盾残骸和能量发生器。她的眉头微微皱起,集中精神感知着护盾能量场的频率,同时引导着能量发生器的频率一点点调整。

“频率正在接近……还差0.01赫兹……”亚历山大紧紧盯着屏幕上的频率显示,声音有些紧张。

卡维塔深吸一口气,精神异能全力运转。终于,屏幕上的频率显示与护盾能量场的频率完全一致。

“成功了!频率同步了!”团队成员们欢呼道。

亚历山大立刻下令:“启动能量输出,测试护盾生成!”

能量发生器开始输出能量,在实验台上方形成了一道淡淡的透明屏障。亚历山大拿起一把能量手枪,朝着屏障射击。

“噗!”

能量弹击中屏障,泛起一圈涟漪,然后被屏障吸收,屏障的光芒只是微微闪烁了一下,并没有破裂。

“太好了!防御成功了!”

接下来,他们又进行了多次测试,不断优化能量发生器的结构和能量输出模式。卡维塔的精神异能在每次测试中都起到了关键的稳定作用,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一个月后,第一款便携式个人护盾发生器研发成功。这款发生器同样采用星陨钢制造,体积只有一个巴掌大小,可以佩戴在手腕上,启动后能形成一个直径两米的球形护盾,可抵御A级以下异能者的攻击和能量武器的连续射击。

在测试场上,一名士兵佩戴着个人护盾发生器,启动后,一道透明的屏障将他笼罩。测试人员用星尘能量步枪对他进行连续射击,能量弹击中屏障,不断泛起涟漪,但屏障始终没有破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个人护盾发生器的防御性能达标!”测试负责人说道,“能量消耗也在合理范围内,一次充能可以持续使用八个小时,完全满足单兵作战需求!”

亚历山大看着测试结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我们要研发更大规模的护盾系统,比如车辆护盾、战舰护盾和基地护盾。有了这些护盾,我们的防御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再也不会像上次战争那样被动挨打了!”

在材料科学、能量武器、护盾技术取得突破的同时,生物基因领域的研究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华国京都联合研究院的生物实验室里,生物学家江哲院士正带领团队研究从阴影吞噬者尸体中提取的基因样本。这些基因样本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阴影吞噬者之所以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并且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与其独特的基因序列密切相关。

“阴影吞噬者的基因序列极其复杂,包含了上万个基因片段,其中有很多片段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江哲指着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图,说道,“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有益的基因片段整合到人类基因中,或许可以提升人类的身体素质、自愈能力和对能量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异能者,他们的异能可能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稳定。”

但基因编辑是一项极其危险的技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基因变异,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战争期间,就有个别疯狂的科学家尝试过基因改造,结果制造出了失控的怪物,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我们必须非常谨慎,”江哲严肃地说道,“首先要筛选出绝对安全的基因片段,然后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才能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团队首先对阴影吞噬者的基因样本进行了全面分析,筛选出了三个具有修复能力、能量吸收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基因片段。然后,他们将这些基因片段植入到小白鼠的胚胎中,观察小白鼠的生长发育情况。

令人惊喜的是,植入了外星基因片段的小白鼠,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身体素质也大幅提升,自愈能力更是惊人——即使被切断了尾巴,也能在三天内重新长出,而且没有出现任何变异的迹象。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团队成员们兴奋不已。

接下来,他们又在猴子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同样令人满意。植入基因片段的猴子,不仅身体素质和自愈能力得到了提升,还展现出了一定的能量感知能力,能够对周围的异能波动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