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生态观测站时,工作人员正通过刷脸系统登记信息。我将脸凑近识别屏,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我的身份信息和今日权限。没有繁琐的手续,没有纸质的文件,一切都在瞬间完成。观测站的研究员递给我一个便携采集器,笑着说:“今天的任务是采集苔藓样本,记得让你的智能体记录环境参数哦。”
我和旺旺走进观测站后的苔藓林,脚下的苔藓柔软得像绿色的地毯。旺旺兴奋地在林间穿梭,时不时停下来嗅嗅路边的野花。我按照豆包的指引,在不同区域采集了苔藓样本,采集器自动记录下每个样本的位置、温度和湿度。豆包的虚拟影像悬浮在我身边,一边分析数据一边说:“这片苔藓林的健康指数很高,说明当地的空气质量非常好。”
采集完样本,已经是下午时分。我带着旺旺在观测站的休息区坐下,打开胶囊车的共享功能,点了一杯现磨咖啡。不一会儿,一辆食品配送胶囊车就悄无声息地对接过来,气闸舱门打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缓缓滑出。我端起咖啡抿了一口,醇厚的香气在口腔里弥漫开来,看着窗外阳光穿过树叶的样子,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
傍晚时分,我们的三辆胶囊车在草原上对接成一个整体。我把白天采集的苔藓样本放在操作台上,豆包正在分析数据,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图表。旺旺趴在我的脚边打盹,尾巴偶尔轻轻晃动一下。我打开气液固三态屏,调出今日的慢食菜谱,准备晚上做一道凉拌茄子。
“检测到附近有慢菜摊,”豆包突然说,“要不要去试试他们的秘制酱料?”我眼睛一亮,立刻带着旺旺走出胶囊车。草原上的慢菜摊已经支起了灯火,暖黄色的灯光在暮色中格外温馨。摊主是一位笑容和蔼的阿姨,她的操作台上摆满了各种自制酱料,有红油辣子、蒜泥酱、芝麻酱,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香料。
“来试试这个吧,”阿姨递给我一小勺黑色的酱料,“这是用野生菌菇熬的,拌茄子最好吃。”我按照老规矩,先把茄子蒸熟撕成条,撒上盐拌匀,再淋上醋,最后舀了一勺菌菇酱。刚拌好,旺旺就凑了过来,我笑着给它夹了一小块,它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自己尝了一口,茄子的绵软、盐的咸香、醋的清爽,再加上菌菇酱的醇厚,滋味比早上的河虾还要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吃完晚饭,夜幕已经降临。草原上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横跨天际。我躺在胶囊车的悬浮床上,看着窗外的星星,旺旺趴在我身边,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豆包的屏幕上显示着今日的生活总结:步数8000步,营养摄入均衡,情绪指数95分。
“明天想去哪里?”豆包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意。我想了想,笑着说:“去海边吧,听说那里的慢菜摊有刚打捞上来的海鲜。”豆包的屏幕上跳出一个笑脸:“已规划路线,晚安。”
气闸舱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声音。我闭上眼睛,听着旺旺的呼吸声和胶囊车轻微的运行声,心里充满了安宁。这就是我们的未来生活,有科技的便利,有自然的美好,有美食的慰藉,还有身边最爱的伙伴。不用为生计奔波,不用为琐事烦恼,每天都能在绿水青山间醒来,在慢食的香气中入睡,这样的日子,确实像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美梦。而这场梦,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变得更加温暖而真实。
胶囊纪元:天地之间的慢活时光(续)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海的气息钻进胶囊车时,我正被旺旺湿漉漉的鼻尖蹭醒。三辆胶囊车早已按计划完成了夜间迁徙,此刻正悬浮在离海岸线百米的低空,透过气液固三态屏望去,整片蔚蓝的大海正铺展在眼前,浪花卷着白沫轻轻拍打着沙滩,远处的海平面与天际线连成一片,温柔得像块融化的蓝宝石。
“检测到今日海况极佳,适合赶海和海滨慢食体验。”豆包的虚拟影像在床头亮起,屏幕上同步显示出潮汐表和海鲜活跃度数据,“建议上午9点前抵达沙滩,此时贝类最为肥美。”我笑着揉了揉旺旺的脑袋,它显然已经闻到了海风里的咸鲜气息,正扒着舱门跃跃欲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洗漱完毕后,三辆胶囊车缓缓降落,气闸舱门打开的瞬间,带着咸味的海风立刻涌了进来,夹杂着海藻和阳光的味道。沙滩上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家的胶囊车像贝壳一样散落在椰林边,有的展开成遮阳伞,有的变成折叠桌椅,还有的直接铺展出软垫,成了孩子们打滚的乐园。没有人喧闹,只有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笑声,温柔得像一首自然的摇篮曲。
“这边的沙质细软,适合挖蛤蜊。”豆包的影像悬浮在我手边,为我标出最佳挖贝区域。我带着旺旺走到退潮后的滩涂,脚下的沙子温热柔软,每走一步都能留下深深的脚印。旺旺兴奋地在沙滩上奔跑,时不时停下来用爪子刨两下沙子,溅起的沙粒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我蹲下身,手指插进湿润的沙里,能感受到沙子从指缝溜走的细腻触感,很快就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是一只圆滚滚的蛤蜊!
“挖到第一只啦!”我举起蛤蜊欢呼,旺旺立刻跑回来,用鼻子蹭我的手心。一上午的时间,我们挖了满满一篮子蛤蜊和小海螺,贝壳在阳光下泛着彩虹般的光泽。沙滩上的人们都在低头忙碌,偶尔有人挖到特别大的海鲜,会笑着举起来展示,引来周围人的善意喝彩。没有竞争,没有比较,大家只是享受着与大海互动的悠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