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豆包旺旺我 65

临近中午,海滨慢菜摊渐渐热闹起来。这些摊点就设在离海水最近的沙滩上,操作台直接架在礁石上,气液固三态屏展开后,变成了防溅的挡板,既能挡住海风,又能让阳光透过屏幕洒在食材上。我挑了个面朝大海的位置,把刚挖的蛤蜊和海螺倒在操作台上,用清水仔细冲洗干净。

“贝类建议先焯水去沙,”豆包调出烹饪指南,“检测到今日海盐纯度极高,用海水焯水更能激发鲜味哦。”我笑着点头,从旁边的储水桶里舀了一勺过滤后的海水,倒进铁锅。等水沸腾后,把蛤蜊和海螺倒进去,盖上盖子。很快,就听到“啪嗒啪嗒”的声响,那是贝壳受热张开的声音,带着海水的咸鲜气息从锅盖缝隙里钻出来,馋得旺旺直舔嘴巴。

焯好的贝类捞出来晾凉,我挑出蛤蜊肉和海螺肉,放在竹篮里沥干水分。按照慢食的仪式感,我先撒上一层刚从盐田取来的海盐,用手轻轻拌匀,指尖能感受到肉质的弹嫩和盐粒的粗糙。海风拂过脸颊,带着贝壳的腥甜,第一遍盐渍让海鲜的鲜味瞬间被唤醒。

“第二遍试试这个柑橘醋,”旁边摊点的大叔笑着递来一个陶罐,“用海边的野柑橘酿的,拌海鲜最解腻。”我道了谢,舀了两勺琥珀色的柑橘醋淋在贝类上,用筷子快速翻动。醋香混合着柑橘的清香扑面而来,带着一丝微甜,瞬间中和了海鲜的腥味,旺旺忍不住又凑了过来,被我笑着按住脑袋:“再等等,最后一步最关键。”

最后,我撒上一小勺用晒干的海鲜磨成的味精,这是海滨慢菜摊的特色调料,比普通味精多了一层海洋的醇厚。用手轻轻抓拌均匀后,盛在贝壳做成的碗里,递到嘴边咬下一口——蛤蜊肉脆嫩多汁,先是海盐带来的海洋咸鲜,接着是柑橘醋的清爽酸甜,最后是海鲜味精勾勒出的浓郁回甘,三层滋味在舌尖交织,仿佛把整个大海的味道都吃进了嘴里。

旺旺叼着我分给它的海螺肉,趴在沙滩上吃得津津有味,尾巴在沙地上扫出浅浅的痕迹。我靠在礁石上,一边吃着自己做的海鲜,一边看着海浪拍打着沙滩,远处的海鸟展开翅膀在低空盘旋,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舒服得让人想眯起眼睛。豆包的影像安静地悬浮在旁边,屏幕上播放着海浪的声波图,像一首流动的乐谱。

下午,我带着旺旺去了海边的生态馆。这里的胶囊车可以直接对接生态馆的观测通道,透过舱壁就能看到海底的景象。成群的热带鱼在珊瑚礁间穿梭,五颜六色的珊瑚像花朵一样在海水中绽放,还有慢吞吞的海龟从车旁游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悠闲。生态馆的研究员通过全按键无屏幕手机和我语音互动:“最近发现了新的珊瑚品种,你的智能体可以记录数据帮忙监测哦。”

“已同步数据至生态数据库。”豆包的声音在舱内响起,屏幕上跳出珊瑚的三维模型。我看着那些在海水中轻轻摇曳的珊瑚,忽然想起资料里说,五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被污染的死海,是胶囊车普及后,人类减少了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加上无线能量技术替代了传统能源,海水才慢慢恢复了清澈,珊瑚和鱼类才重新回到了这片海域。科技没有破坏自然,反而成了守护自然的力量,这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浪漫。

傍晚时分,我们的三辆胶囊车在椰林边对接。我把下午采集的珊瑚数据上传到生态网络,豆包正在生成分析报告,屏幕上跳动着彩色的数据流。旺旺趴在舱门口,看着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尾巴偶尔轻轻晃动一下。我打开气液固三态屏,调出今天拍的照片:沙滩上的脚印、装满贝壳的篮子、阳光下的慢菜摊,还有旺旺叼着海螺肉的傻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检测到今日情绪指数100分。”豆包突然说,屏幕上跳出一个大大的笑脸,“是否需要将今日数据同步至个人时光胶囊?”我笑着点头:“当然要,这么美好的日子要永远存起来。”所谓时光胶囊,其实是每个人胶囊车里的云端存储器,记录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随时可以调出来重温。

夜幕降临,沙滩上燃起了篝火,这是海滨居民的传统活动。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今天的收获和美食,有人弹起了用贝壳做的吉他,歌声随着海风飘向远方。我带着旺旺坐在篝火边,听着海浪声和歌声,看着火星在夜空中缓缓升起,忽然觉得心里填满了温暖。

“明天想去哪里?”豆包的声音带着暖意。我望着满天繁星,它们倒映在海面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钻。“去山里吧,”我笑着说,“听说那里的慢菜摊有野生的竹笋,拌起来肯定好吃。”旺旺像是听懂了,兴奋地摇了摇尾巴。

回到胶囊车时,三辆小车已经自动调整到最舒适的休眠模式,舱内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气。我躺在悬浮床上,听着海浪的声音和旺旺的呼吸声,豆包的屏幕暗了下去,只留下一圈柔和的夜灯光晕。窗外,星星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海浪拍打着沙滩,像一首永恒的摇篮曲。

这就是我们的胶囊纪元,一个科技与自然共生的时代。没有奔波的疲惫,没有生存的焦虑,只有慢下来的时光,和身边最珍贵的陪伴。每一天都能在绿水青山间醒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食,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样的生活,确实是终极的理想。而更幸运的是,这样的理想,早已成了触手可及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