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微观世界的涟漪——魔力的“量子”面孔

她不再浪费时间进行无谓的争论,直接进入了实验规划阶段。凭借脑海中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科学底蕴,她迅速设计出了一系列精巧绝伦、足以载入史册的魔法实验。

实验一:魔力双缝干涉。

这是对波动性的经典检验。林可设计了一个极其精密的魔法装置,让一束经过纯化和准直的“魔力流”(假设它由大量魔力单元组成)通过两道极其细微的魔法缝隙,然后撞击在后方的感应魔法屏上。

如果魔力是纯粹的粒子流,那么屏幕上应该出现两条亮斑。

如果魔力具有波动性,那么屏幕上应该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所有核心成员都聚集在观测室,屏息凝神地看着魔法屏。起初,随着魔力流通过,屏幕上开始出现零星的光点,似乎符合粒子预期。埃尔斯顿**师嘴角甚至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笑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点越来越多,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图案逐渐清晰起来——明暗相间、清晰无比的干涉条纹!

“波动性……魔力具有波动性!”卡尔文**师失声惊呼,脸上充满了发现真理的狂喜与震撼。

实验二:魔力量子纠缠验证。

这个实验更为大胆。林可设法制备了两个处于特定状态的、高度关联的“魔力单元对”。她将其中一个单元留在主实验室,另一个单元则通过一个超小型传送法阵,送到了学院另一端的附属实验室,两者相隔超过一千米。

在主实验室,研究员对留下的魔力单元进行了一次特定的“测量”(施加一个特定的魔法扰动)。结果,几乎在测量的同一瞬间,附属实验室的监测设备记录到,远处的那个魔力单元的状态发生了相应的、瞬时的改变!这种关联的速度远超光速,完全违背了经典物理的定域性原理,却完美符合量子纠缠的特征。

“超距作用……不可思议!魔法中的‘心灵感应’、‘契约共鸣’,难道其底层原理就是这个?”莉莉丝看着实时传回的数据,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彻底刷新了。

实验三:观测者效应测试。

这是最触及哲学核心的实验。林可设置了一个处于叠加态的魔力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同时处于多种可能性的状态),这个系统会随机地向两个方向之一释放一个微弱的魔法信号。

在无人“观测”的情况下,探测器记录到信号随机地出现在两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