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微观世界的涟漪——魔力的“量子”面孔

但是,当一名法师集中精神,用意念去“观测”或“试图预测”信号会出现在哪个方向时,统计结果发生了显着的偏移——信号出现在法师“关注”的那个方向的概率大幅提升!

“意识……我们的意识能够影响魔力的状态?!”安德烈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这难道就是预言术的原理?通过强烈的意识去‘选择’一个自己期望的未来可能性?”

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如同一次又一次的重锤,敲碎了在场所有人(包括最顽固的埃尔斯顿)对魔法世界的旧有认知。数据不会说谎,那精确到小数点后多位的结果,冰冷而残酷地宣告了“魔力量子理论”的正确性。

林可综合所有实验数据,撰写并发表了那篇名为《魔力量子假说与“观察者意识”在模型坍缩中的作用》的划时代论文。在论文中,她系统地阐述了:

1. 魔力在微观上存在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具有波粒二象性。

2. 魔法模型的“构建”过程,本质上是法师的精神力(观察者意识)使弥漫的魔力概率波函数“坍缩”到一个特定的、稳定的能态(即法术模型)。

3. 预言类法术的本质,是意识对未来概率云的感知与微弱干预。

4. 许多涉及空间非定域性或意识连接的法术,其基础可能是魔力量子纠缠。

这篇论文在研究所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狂潮。卡尔文师如饥似渴地研读着,过往无数困扰他的难题在此刻迎刃而解,他激动得老泪纵横,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宇宙在眼前打开。埃尔斯顿师在沉默良久后,长长地叹息一声,对着林可的方向微微躬身,这一次,是彻底的心悦诚服。

而杨华,则对论文中关于“意识”与“概率”的部分感触最深。“所以,我感知到的那片‘信息海’,”她若有所悟地对林可说,“或许就是宇宙万物所有可能性的概率波函数海洋?而我的调和之力,是一种能够更温和、更深入地与这片海洋共鸣,引导其向有序、和谐方向‘坍缩’的能力?”

林可赞许地点点头:“很有可能。你的路径,或许代表着一条通过‘共鸣’与‘融合’来理解并影响世界的道路。而这,很可能就是通往‘真理境’的另一条康庄大道。”

就在整个研究所沉浸在理论突破的兴奋中时,林可和杨华手指上的戒指,几乎同时发出了极其微弱、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脉动。那感觉,不再是接收到模糊的求救或心愿,而更像是一种……对新知识的“确认”与“记录”,仿佛有一个超越理解的存在,正在另一端默默地观察、学习着她们所揭示的一切。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与深思。她们对魔法本质的探索,似乎无意间触动了一些更深层次、更关乎这枚戒指本身奥秘的东西。

实验室的窗外,夜色渐深,但研究所内却灯火通明,如同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到了真理钥匙的先行者,正满怀激动地准备开启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新世界大门。魔法的历史,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写了。而林可和杨华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关于魔力,关于量子,关于意识,关于那浩瀚的“信息海”,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她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