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长青架构”的灵感

他挥手散去能量流示意图,重新调出泰坦V那复杂精密的结构模型,目光如同解剖刀般落在其上。

“泰坦的架构,就像一支纪律严明但略显刻板的近代军队。而我们现在面对的很多问题,尤其是AI计算、大数据处理,战场环境是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丛林’。我们需要的是……”

他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捕捉脑海中那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他闭上眼,会议室里再次陷入寂静,只有他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苏雨晴静静地看着他,看到他眉心微微蹙起,看到他垂在身侧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松开,仿佛正在与某个无形的庞然大物搏斗。她没有出声,只是将自己的存在化作一道安静的支持。

几秒钟后,林长青猛地睁开眼,瞳孔深处那旋转的星璇仿佛燃烧了起来。他不再看那泰坦V的模型,仿佛它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参考价值。他一把抓起控制台上的电子手绘板,手指以惊人的速度在上面勾勒起来。

线条流畅而肯定,不再是模仿或改良,而是一种充满野心的、从无到有的创造!

“我们需要的是更像‘大脑’的东西!”他一边画,一边快速地说道,语速快得让王工等人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跟上,“放弃全局强一致性的枷锁!采用更灵活的、基于事件驱动的异步通信机制!”

手绘板上,一个全新的、充满异质感的架构草图迅速成型。它没有泰坦V那样泾渭分明、层级森严的缓存和总线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扁平化、网络化的互联拓扑。

“核心之间,不再是主从关系,而是对等节点!”林长青的笔尖点在新草图的几个核心节点上,“它们拥有更大的自主权,通过高速片上网络直接通信,共享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的统一内存地址空间!减少数据搬运,降低延迟!”

“可是……一致性怎么保证?数据冲突怎么办?”一个架构师忍不住提出质疑,这是经典架构理论的核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