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箕谷伏

司马老贼 土玄 1744 字 4天前

大司马......身旁的副将欲言又止。

曹真摆了摆手,继续向前走去。他的眉头始终紧锁,直到回到中军大帐,看到肃立等候的诸将,才勉强舒展眉头,换上一副从容神色。

诸位,他刻意让声音显得轻松,蜀军旬日不追,可见诸葛亮要么不知我军已退,要么......他顿了顿,环视帐中将领,胆怯不敢出。

这话说得并不十分自信,但帐中几位曹真嫡系将领立即附和:

大司马英明!蜀虏必是闻风丧胆!

正是,诸葛亮哪敢追击我大军!

司马懿站在众将之中,青衫在微风中轻轻拂动。他踏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克制:大司马,万万不可松懈。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曹真挑眉:哦?军师有何高见?

连日晴好,蜀军不赶,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司马懿的指尖在舆图上轻轻划过箕谷与斜谷的方位,诸葛亮必是料定我军设伏,其精锐恐已暗出二谷,意在夺取祁山!

曹真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强压着情绪,尽量让语气平和:军师未免太过谨慎。蜀人若有此胆略,何不早出?若是要取祁山,又何必等到此时?

帐中响起几声压抑的嗤笑。司马懿面不改色,语气反而更加恭谨:大司马明鉴。为策万全,更为了彰显大司马运筹之明,何不分兵驻防?大司马坐镇斜谷,总揽全局;懿不才,愿请一支兵往箕谷驻守。

小主,

他微微躬身,措辞极其讲究:若蜀军果至,我可凭险击之,挫其锋芒;若其不来,不过徒劳数日,却足显大司马用兵持重,算无遗策。于大司马威名,有增无减。

这番话巧妙地将军事部署转化为巩固主帅威望的政治谋划。曹真捻须沉吟,脸色渐缓。此举确实既能彰显他的统帅之才,又将最险要的箕谷防务推给司马懿。无论结果如何,他都稳坐钓鱼台。

曹真终于击案而定,就依军师。十日为期,若无蜀兵来,军师休要抱怨辛苦。

领命。司马懿深揖及地,垂首时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光。

当夜,箕谷魏营。

司马懿未着甲胄,只穿一袭深色布衣,带着司马师、司马昭暗巡各营。泥泞中,士卒们蜷缩在漏雨的营帐内,怨声载道。

转到后营,忽闻一偏将王韬正与士卒抱怨:大雨淋了许多时,好不容易天晴,又要在这鬼地方驻守!大司马与军师分兵协防,苦的却是我们!

司马懿驻足阴影中,面无表情。司马昭欲上前呵斥,被他以眼神制止。

次日升帐,众将齐聚。司马懿端坐主位,目光如刀扫过全场。

带王韬。

王韬被押入帐中,面如土色。司马懿缓缓起身: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

末、末将不敢......王韬伏地颤抖。

不敢?司马懿声音陡然转厉,昨夜酉时三刻,你在后营所言,需要本军师重复么?

令箭掷地:推出斩首!

片刻后,血淋淋的首级献于帐前。众将悚然,帐内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