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一场雪

杨敛带刘羽来到康乐公司的生产工厂,两人和技术专家经过一天的激烈讨论,对侵权依然没有明确定论。

代工厂并不承认抄袭,反而认为这是坊间常态,甚至还有一些小创新。

“梅斯勒质疑散热架构涉嫌抄袭。”刘羽指着侵权书强调。

“这在国内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事,很多工厂都这样做散热设计,从没被投诉过。”工人们集体回复,一致认为刘羽小题大做。

“如果不使用梅斯勒的散热架构,投影仪内部会发烫,从而让老师在上课时感到身边有个火球,我们要实事求是。”刘羽公正说道。

“这位爷到底站哪边的?别没事找事!”工人们怒问,表情显露不悦。

“我需要明确这种架构是康乐原创还是涉嫌抄袭?”

刘羽必须问清楚,不然侵权无从谈起。

不巧内讧发生,刘羽被激愤的工人们推到一旁,王国钧急忙上前阻止。

“王总,康乐技术公司是不是真抄了别人的架构?请客观告诉我。”

刘羽需要一个说法,不然后续工作无从下手。

王国钧无奈解释:“这种情况非常复杂,怎么说都有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专利被别人摁得死死的。既然不能做到先发,那就只能后发,说抄袭太过分,顶多算模仿,我看叫借鉴还差不多,况且康乐还对散热模块有独家优化。历史上日本不也学习过德国的工业技术,等国家强大起来,一切都好说。”

他的话其实没错,这段技术差距要弥补确实需要时间。

刘羽点上烟,心中大致有数。如果梅斯勒非要把书局告上法庭,那获胜的概率比较高。

但这里是中国,很多事情讲变通。

杨敛没有说话,他在深思。

“敛总,刘经理,我也不跟你俩躲猫猫,梅斯勒的散热架构确实牛,康乐公司规模小,如果购买散热专利,那就将宣告破产。要是书局选择和梅斯勒合作,它虽然会撤诉,但我感觉后面更不保险,对方有一天会取代书局占领学校的信息化市场。”王国钧如实告知,他在这个行业待了快二十年,对阴险的商业手段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