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有司。
霍韬接着上疏道:“圣人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今英国公请设参谋,乃利国之举,乞开参谋。”
一下子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翰林院就跟疯了一样。
本来就对皇帝同意开武学就颇有微词,众官议论此举恐有唐末、五代之祸,武夫染指朝政之患。但是,武学起码仍置于礼部之下,还能说的过去,再说谁不喜欢附庸风雅,慢慢地接触,发现这些人虽参加过武科,但也喜好文学经典,也不是那么粗鲁。
如今倒好,这些奸臣还不作罢,再次奏请皇帝开什么参谋,还有你个霍韬,引用什么‘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孔圣人是这个意思么?
群臣一边骂张伦、徐光祚,一边又埋怨皇帝。
而身居在紫禁城的皇帝朱厚照,朱老爷,也很那么郁闷,历史逐步在走向一种他不可控的状态,说实话他一直寻求机会恢复五军都督府的权威,但是当看着一个又一个挂着左右都督虚衔的各镇总兵,自己就一阵头大。
小主,
恢复武学,那也是老祖宗设立过。虽然现在的武学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已经变成了融合翰林和国子监一般的武学。
但是这参谋是什么鬼?
参谋部?
张仑和徐光祚什么打算?
这是就是他看到奏本的第一印象。
特别是霍韬等人也举双手赞同时。朱厚照就知道,自己一直想弥合文武、新旧之臣的打算破灭了。
果然王科、秦佑、沈汉、程辂、杜鸾等人上疏反对:“称祖宗旧制乃文武分途,各安其职,乞陛下守祖制之正,驳回 ‘开设参谋’ 之请,仍令经筵专辅圣学,武臣专司疆场,文官专理政务,使各司其职、上下相安。如此则圣学不偏,治道有序,边患亦可得靖。”
满朝关于开设参谋的讨论的风暴终于从北到南,从东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