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第三研究所

初秋的风卷着梧桐叶,敲打着第三研究所的铁栅栏。叶辰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工具包站在门口,看着门楣上那块斑驳的牌子——“国防科工委第三机械研究所”,烫金的字迹早已褪成淡金色,却仍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同志,请出示介绍信。”门卫室的哨兵抬手敬礼,军绿色的制服熨得笔挺,眼神锐利如鹰。

叶辰连忙掏出王厂长给的介绍信,指尖因紧张微微发颤。信是刘首长亲自批的,字迹遒劲有力:“兹介绍我厂技术员叶辰同志前往贵所交流学习,其改良的镗床进给装置对军工生产大有裨益,请予接洽。”

哨兵仔细核对了介绍信和叶辰的工作证,又用内部电话确认了一遍,才侧身放行:“张教授在三号实验楼等您,直走第三个路口左转。”

研究所的院子比轧钢厂还大,道路两旁栽着整齐的白杨树,树影在红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穿白大褂的人匆匆走过,怀里抱着厚厚的图纸,低声讨论着什么,空气里都飘着股油墨和金属的混合气味。

三号实验楼是栋四层的灰色建筑,墙面上爬满了爬山虎,绿得发黑。叶辰刚上到二楼,就听见走廊尽头传来激烈的争执声,其中一个嗓门格外熟悉——是上次跟着刘首长去轧钢厂的那位军工专家,姓李。

“我再说一遍,这套参数不符合理论模型!”李专家的声音带着点火气,“进给误差控制在0.005毫米?简直是天方夜谭!要么是测量仪器有问题,要么就是叶辰同志运气好!”

“老李,你这就有点固执了。”另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刘首长亲眼看过演示,千分表不会说谎。再说,实践出真知,说不定这其中有我们没琢磨透的机理。”

叶辰站在门口,手刚要碰到门把手又缩了回来。他怀里揣着那套装置的拆解图,连夜画了整整八张,连每个齿轮的磨损程度都标得清清楚楚,此刻却突然没了递出去的勇气。

“谁在门外?”温和的声音突然问道。

叶辰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办公室很大,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外文书籍,书脊上的字母弯弯曲曲,他一个也不认识。靠窗的办公桌后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戴着副金丝眼镜,正是刚才说话的人——张教授,刘首长特意嘱咐要见的专家。

李专家则站在桌前,手里攥着张图纸,看见叶辰进来,眉头皱得更紧了:“小叶同志来了?正好,你给我们讲讲,你那套装置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三组不同模数的齿轮能稳定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