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割据,是因天下大乱,需保境安民。
如今朝廷权威渐复,唐王刘昆匡扶汉室,自己再无理由抗拒王命。
接受宗正一职,入朝辅政。
既是尽人臣之本分,也能保全宗族,甚至可能借助朝廷力量,更好地维护荆州士民的利益。
他特别指出,唐王对刘虞后人的厚待,足见其念旧情、重信义,并非刻薄寡恩之主。
随后,刘表道出更深层考量。
他坦言自己年事已高,子嗣才具平平,未必能守成。
若强行与朝廷对抗,一旦身死,荆州必生内乱,外敌也会乘虚而入。
届时桑梓涂炭,宗族蒙难,才是真正的罪过。
反之,若主动奉诏,举家迁往长安。
不仅可保子孙富贵,更能以自身为例,向天下展示朝廷宽仁。
促使益州刘璋、江东孙权等势力效仿,早日实现天下一统,免去更多兵戈之灾,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他嘱托蔡瑁、张允继续统领水军,强调荆州水师乃江东屏障,需保持强大以御外侮。
劝勉黄承彦、庞德公等贤士,希望他们能辅佐后续州牧,继续教化地方,保境安民。
刘表最终力排众议,对辛评慨然道:“请回复唐王与天子,表,奉诏!不日便将交割州务,启程赴长安,觐见天颜,就任宗正!”
此番决定,彰显了刘表在乱世中审时度势的智慧、身为汉室宗亲的责任感,以及为避免乡土卷入战火做出的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