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空降到合浦的肖承功

四合院局外人 高夫 2295 字 3个月前

走私打了一轮又一轮,就跟打地鼠游戏一样,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打了一个,不到几个月又冒出另一个。

中枢头疼、粤州省委头疼,所以现在终于有了“工具人”能力超强者肖承功愿意去哪里任职几方都很满意。

不过上层是满意了,合浦地方很多人可就不满意了,看着上一任去澳城玩把自己玩成了“红通”,下面以为会顺势接任,可惜直接来了个空降。

等着顺位递进的不但是这样,还被纷纷调离了他们熟悉的地方,合浦市关键岗位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36人。

大舅的书房在老四合院深处,紫檀木书案上摊着几张雷州半岛的舆图,边角被手指磨得发亮。

肖承功刚坐下,大舅便递过一杯温热的毛尖,指尖在舆图上的“合浦”二字重重一点:“这地方,中枢议了三回才定了你去。知道为啥?”

肖承功捧着茶杯,水汽模糊了镜片:“走私顽疾,积弊太深。上一任折在澳城,下面人盯着位子眼都红了,中枢需要个能‘清场’又能‘搭台’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算你没白在贺兰山和万盛磨那几年。”大舅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里的石榴树,“合浦不是口外镇,也不是万盛区。靠海吃海,利字当头,盘根错节的关系能缠死你。

上回粤州省委递上来的材料里写,光海关缉私队里,就有三成亲属跟走私船沾边——你要动他们,就是动一群人的饭碗。”

肖承功放下茶杯,指尖在膝头轻轻敲着:“大舅,我在贺兰山学会个理:破局得先看清楚局里的人。

走私不是单靠打,打了这拨,那拨又冒出来,是因为没给当地人找着比走私更稳当的活路。”

“这话在理。”大舅转过身,目光沉了沉,“但前提是,你得先有‘打’的底气。公检法要是不干净,你搞产业、搞发展,全是给别人做嫁衣。

记住,到任后别急着烧火,先把眼睛擦亮。

中枢给你调了一百三十六个关键岗位的编制,不是让你填自己人,是让你填能扛事、干净的人。”

肖承功点头:“我明白。先调研,再定策。一个半月,我想把合浦的码头、乡镇、企业全走一遍。”

大舅端起自己的茶杯,杯沿碰了碰肖承功的杯子:“承功,你年轻,冲劲足是好事,但合浦的水太深。记住,你背后是中枢,不是孤军。

但也别指望中枢给你兜底——你得让合浦的老百姓知道,来了个能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的官,不是来镀金的。”

9月15日的合浦,秋老虎正烈。肖承功的车停在市政府大楼前时,没有红毯,没有列队,只有粤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周和几位留守的合浦市领导迎在台阶下。

“肖书记,一路辛苦。”老周握着他的手,指了指身后的人,“这几位是市里暂时主持工作的同志。”

肖承功笑着和众人握手,目光扫过一张张略显复杂的脸——有期待,有审视,还有藏不住的抵触。

他开门见山:“周部长,各位同志,客套话就省了。我刚到,情况不熟,接下来一个半月,我想多跑基层,办公室的事,先麻烦各位多担待。”

市人大主任张启明干咳一声:“肖书记年轻有为,我们肯定配合。只是合浦最近事多,码头那边的走私案还没结……”

“正好。”肖承功打断他,语气平和却带劲,“下午我就去码头看看。张主任要是有空,陪我一起?”

张启明愣了愣,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老周在一旁笑着打圆场:“肖书记这作风,跟在万盛区时一样,务实!”肖承功却没接话,只问:“市里的贫困户档案在哪?下午看完码头,我想去趟沿海的渔村。”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合浦人发现这位新书记像“长”在了外面。

在西场镇的渔船码头,肖承功蹲在渔老大李四海的船头,看着舱里寥寥几尾鱼,眉头拧着:“李大哥,这鱼怎么这么少?”

李四海叼着烟,瞥了眼远处的缉私艇:“能不少吗?以前偷偷跑出去捞外海的鱼,现在查得紧,不敢去了。近海的鱼早被捞空了,一家子等着吃饭呢……”

“那为啥不搞养殖?”肖承功追问。

“没钱建网箱,也没人教技术。”李四海吐了个烟圈,“再说了,前几年搞养殖的,被那些走私船带的油污污染了海域,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