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分红之争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集体积累和专项投入,占三成。这笔钱,一部分纳入合作社公积金,用于日常运转、抵御风险;另一部分,作为参园的专项发展资金,买更好的参苗,引进新技术,把咱们这个长远产业做大做强!这关系到咱们草北屯未来的饭碗!”

老会计和那些看重集体的人,纷纷点头。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第三,全屯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占三成。这笔钱,用于咱们屯子共同的福祉。比如,修补一下屯里坑洼的道路;给学校的孩子们添置些新书本、新桌椅;给咱们合作社买台发电机,让晚上亮堂点;还有,年底给屯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家里特别困难的家庭,发一份额外的慰问金或者实物。让咱们草北屯,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合作社的好处,日子都能有点起色!”

这话一出,尤其是关于老人和困难户的提议,让王奶奶等不少人眼眶都有些发热,连连称好。

“那……还剩下一成呢?”有心细的人发现曹大林只说了九成。

曹大林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思考已久、也是最具前瞻性的一步:

“剩下的一成,不参与分配。单独设立一个账户,就叫——‘护山基金’!”

“护山基金?”众人都是一愣,这个词太新鲜了。

“对,护山基金。”曹大林解释道,“这笔钱,专款专用。用途有两个:一是,用来‘封山育林’。咱们不能光打不养,以后每年,划出特定的山林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禁止狩猎,让山里的野物能休养生息,繁衍壮大。如果有社员因为封山,家里的庄稼被野兽祸害了,可以从这个基金里给予一定的补偿。二是,用来购买树苗,在那些过度狩猎或者植被破坏严重的地方,进行补种,养护咱们的山林!”

这个方案一出,整个屋子彻底安静了。就连之前争吵最凶的刘二愣子,也张着嘴,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个“三三制”方案,远远超出了简单分钱的范畴,它考虑到了猎手的利益,考虑到了集体的发展,考虑到了全屯的福利,更考虑到了与山林长久共处的未来!

它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因为它要求所有人,包括功劳最大的猎手们,都要让渡出一部分眼前利益,去投资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但也正因如此,它体现了一种超越小农意识的、可贵的远见和集体责任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

曹德海第一个打破了寂静,他用力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好!这个‘三三制’!好得很!俺看行!这才像是过日子的长远打算!光知道分光吃净,那是败家子儿!”

老会计也激动地扶着眼镜:“有理有据,兼顾各方,尤其是这个‘护山基金’……大林,你想得深远啊!”

刘二愣子看了看曹大林,又看了看周围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开始低声议论的社员们,他挠了挠头,虽然对自己只能分三成有点肉疼,但曹大林说的道理,他听进去了,而且曹德海和老会计都支持,他最终也瓮声瓮气地表态:“行!曹哥,俺听你的!你说咋分就咋分!总比某些人想全吞了强!”他意有所指地瞟了之前那个主张全归集体的人一眼。

有了德高望重的曹德海和掌管账目的老会计支持,再加上刘二愣子这个狩猎队骨干的表态,以及方案本身确实考虑周全,大部分社员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和议论后,都逐渐接受了这个“三三制”方案。虽然未必人人都完全心甘情愿,但至少,这是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相对公平且富有远见的折中方案。

合作社的账本上,第一次出现了“护山基金”这个崭新的科目。而草北屯的未来,也随着这个夜晚的决定,悄然转向了一个更加可持续、也更加充满希望的方向。分配之争平息了,但曹大林知道,真正考验他的,是如何带领大家,把这纸上的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