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狂澜之前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627 字 13天前

曹操的目光在舆图和陈暮之间来回移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沉吟良久,缓缓道:“明远此策……老成谋国。先巩固江北,步步为营,以势压人,确比盲目渡江决战更为稳妥。”他显然倾向于这个更注重根基和消耗的策略。

荀攸、贾诩等人也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曹仁等将领虽觉不够痛快,但见丞相首肯,也不再强烈反对。

陈暮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曹操最终的决策。南征的方略,开始向着巩固江北、寻机破敌的方向倾斜。

大局虽定,但暗处的较量从未停止。就在曹操行辕定策后不久,文聘秘密求见陈暮。

“使君,近日江面巡逻,抓获几名江东细作,其目标并非我军营垒,而是……试图与城中某些士族联络。”文聘面色凝重,“虽未得逞,但可见江东对我荆北内部,仍未死心。尤其是……蔡瑁虽死,其旧部中,恐仍有心怀异志者。”

几乎同时,陈暮安置在城中的暗线也传来消息,称发现一些原蔡府的门客,与江夏方向来的商旅接触频繁,似乎在打听蔡瑁被处决的细节以及家产处置情况,行为鬼祟。

陈暮听着汇报,眼神微冷。树欲静而风不止。蔡瑁的覆灭,并未让所有隐患消失,反而可能让一些潜在的敌人转入了更深的潜伏。江东的周瑜,绝非易与之辈,必定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曹军内部制造混乱。

他吩咐文聘:“加大江面与城内的巡查力度,尤其是对与原蔡氏有关联的人员,严密监控。但切记,没有确凿证据,不可轻易动手,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末将明白!”

文聘离去后,陈暮独自站在郡守府的望楼上,眺望着南方烟波浩渺的长江。江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

大战将临,如同这江上即将到来的风暴。他这块被置于风口浪尖的砥石,在承受着巨大政务和后勤压力的同时,还需时刻警惕着来自暗处的冷箭。

他轻轻握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他都必须在即将到来的狂澜中,稳住荆北,支撑起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宏大战役的后方根基。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