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交广风起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428 字 12天前

陈暮坐镇襄阳,如同操控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机关,一道道指令发出,接收着来自各方的反馈。庞统负责协调全局,忙得脚不沾地,原本就不修边幅的形象更显潦草,但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王粲、崔琰则全力维持着襄阳及核心区域表面的稳定,处理因人员、物资流动而产生的各种政务,安抚人心,弹压可能出现的骚动。

江陵方向,文聘的撤离行动堪称艺术。他利用水军优势,在江面上频繁调动,时而摆出决战的姿态,时而又偃旗息鼓,让对面的周瑜难以判断其真实意图。一批批重要的工匠、文吏、军属以及精良的军械、积累的财货,借着夜色和江雾,搭乘各种船只,沿沅水、湘水等支流南下,汇入荆南。整个撤退过程秩序井然,显露出文聘极高的治军水准。

周瑜并非庸才,他敏锐地察觉到江陵守军的“战意”在衰减,防御虽依旧严密,却少了之前那种寸土必争的锐气。他多次派兵试探,甚至一度攻占了江陵外围的几个据点,遭遇的抵抗都比预想中要弱。

“文聘究竟在搞什么鬼?莫非荆州内部生变,其兵力被调往他处?”周瑜站在船头,望着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迷雾重重的江陵城,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强。他下令加大侦察力度,并催促陆逊等部加快进军速度,准备发动总攻,无论如何,江陵必须拿下。

北线叶县,战况则更为惨烈。赵云严格执行着“坚守一月,有序撤退”的命令。曹仁也发了狠,调来了更多的攻城器械,甚至挖掘地道。叶县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持续上升,但士气依旧高昂。赵云的白马义从在守城战中作用受限,他便将其作为最精锐的救火队和反击拳头,哪里危急就出现在哪里,一次次将攻上城头的曹军悍卒赶下去。城墙上下,尸骸枕籍,鲜血将墙砖都染成了暗褐色。每一天,都在考验着守军意志的极限。

荆南,零陵郡。

黄忠亲自带队,跋涉在崇山峻岭之间。他的任务是为主力南撤勘察并清理通道。交州与荆州,隔着巍峨的五岭,通道崎区难行,主要有灵渠(沟通湘水与漓水)、湟溪关、阳山关等几条要道。

“父亲,前方就是湟溪关旧址,如今由当地豪帅陈仆等人据守,拥众数千,不服王化,时常劫掠商旅。”黄忠的儿子黄叙(其未早夭,随军历练)指着前方险峻的关隘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忠眯起老眼,打量了一下地形,冷哼道:“区区毛贼,也敢挡我大军去路?传令,选锋营前出,限一日内,拿下此关!告诉陈仆,降者免死,顽抗者,尽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