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死讯的回响

“凶手是塞尔维亚青年!巴尔干火药桶要炸了!”

报童的叫卖声尖利而急促。

报纸上模糊的照片和耸动的大标题像冰水,瞬间浇在艾琳和索菲的头上。她们挤在面包店门口的人群里,抢购了一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艾琳的目光迅速扫过报道:

“…今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索菲女公爵,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时,遭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枪击身亡…事件震惊全欧…奥匈帝国誓言报复…塞尔维亚处境危急…各方紧急外交斡旋…”

“萨拉热窝…”索菲喃喃道,脸色煞白。

艾琳的心沉到了谷底。不是演习,不是小摩擦。是皇储夫妇被刺!是发生在巴尔干——那个被索菲的报纸称为“火药桶”的地方!她想起父亲修理厂里维护的军械,想起港口那些军舰,想起英国飞艇冰冷的探照灯。父亲烧掉征兵令时写下的“整个世界”,此刻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她的心上。整个世界,正在滑向深渊。

“巴尔干…血裔…”艾琳低声自语,报纸上关于凶手背景的模糊描述让她不寒而栗。在那个分裂、混乱、充满古老仇恨的地方发生这种事,意味着什么?她几乎能闻到硝烟的味道。

接下来的两天,巴黎的空气像被点燃了引信的炸药桶。

街头巷尾的喧嚣: “晨曦”面包店的门不再只为麦香而开。它成了临时的信息集散地。老主顾们,街坊邻居们,聚在店里或门口,忧心忡忡地交换着各种来源的消息,争论不休。

留着大胡子的退伍老兵杜邦老爹,用力拍打着柜台,唾沫横飞:“报复!必须狠狠教训那些塞尔维亚杂种!还有他们背后的俄国佬!1870年的仇,该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必须回家!” 他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战场。

戴着金丝眼镜的教师莱菲布弗尔女士则忧心忡忡:“冷静!先生们!刺杀是可怕的罪行,但战争是更大的疯狂!外交!必须寻求外交解决!想想我们的孩子!” 她的声音在群情激愤中显得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