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8:平安夜与陌生人

歌声在双方阵地间回荡,一种奇异的情感在寒冷的空气中流动。敌意似乎在那一刻被这共同的旋律稀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一台德军的双足柴油机甲,那钢铁身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庞大,从德军阵地中缓缓走了出来。它没有携带武器,机身前绑着一棵小树——一棵装饰着点燃的蜡烛的圣诞树!烛光在机甲金属手指的缝隙间跳跃,在泥泞的无人区投下温暖而脆弱的光晕。

英军战壕里一阵骚动,步枪被端得更紧,但没有人开枪。这景象太超现实了。

“他们想干什么?”老约翰喃喃道,眉头紧锁。

片刻之后,作为回应,在离爱丽丝的维修队有一段距离的英军阵地上,一台蒸汽骑士也启动了。它庞大的身躯发出熟悉的活塞运动声,蒸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色雾气。它同样没有携带武器,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那台德军机甲。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爱丽丝屏住呼吸,看着那两个钢铁巨人在无人区的中央缓缓靠近。它们代表着双方最强大的战争机器,此刻却像两个笨拙的、准备交换礼物的巨人。

由于距离和夜色,爱丽丝看不清具体发生了什么。她看到两个巨大的身影停在了一起,似乎在交流。然后,她看到那台英军蒸汽骑士,用它那通常用来握持转轮炮的机械手,小心翼翼地、几乎是温柔地,从德军机甲那接过了那棵闪烁着烛光的圣诞树。

当蒸汽骑士将那棵小小的、发着光的圣诞树高高举起时,仿佛一个信号,双方战壕里积蓄的情感瞬间爆发了!不再是警惕的沉默,而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士兵们——英国人、德国人——从各自的战壕里探出身子,挥舞着帽子、围巾,发出各种含义不明的呼喊和笑声。压抑了数月的恐惧、痛苦和绝望,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荒诞而美妙的宣泄口。

开始有士兵爬出战壕。起初是零星的几个,小心翼翼,高举双手示意没有武器。看到对方没有敌意后,更多的人鼓起勇气,放下了步枪,爬出了泥泞的庇护所,走向那片曾经是死亡地带的无人区。

爱丽丝看着眼前的一切,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一种强烈的、难以抗拒的冲动驱使着她。她看了一眼老约翰,老约翰脸上也带着复杂的表情,最终微微点了点头。爱丽丝深吸一口气,放下她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笨拙地爬出了维修坑,踏上了冰冷的、布满弹坑的泥地。

她和其他英军士兵一起,缓缓向中间走去。德军士兵也从对面走来。双方在无人区相遇了。起初是谨慎的打量,然后,有人伸出了手。握手!几天前还在互相瞄准、试图夺取对方性命的手,此刻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笑容出现在一张张年轻的、沾满泥污的脸上。

爱丽丝有些茫然地走在人群中,看着这难以置信的场景。士兵们在交换着小礼物:香烟、巧克力块、纽扣、罐头牛肉、果酱,甚至还有偷偷藏起来的朗姆酒。德国人拿出了他们的香肠、黑面包、啤酒和一些看起来像是家乡特产的小玩意。语言不通,但手势和笑容成了通用的语言。有人拿出妻儿的照片,指着,用简单的单词努力交流着。抱怨着糟糕的食物、无尽的泥泞和这该死的天气,发现对方的处境和自己惊人地相似。

就在这时,爱丽丝的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那是一个德军女兵,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她很高,身姿在军装下显得挺拔。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切地交换物品或交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脸上带着一种与周围欢腾气氛格格不入的平静,或者说,疲惫。爱丽丝感到一阵好奇。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战场上,看到一位女性,尤其是敌方的女性,让她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亲近感和想要认识的冲动。她向那个方向走了几步,但人群涌动,很快隔开了她们的视线。那个高个子女兵似乎也转身离开了。爱丽丝心里掠过一丝淡淡的失望,她想,以后应该还有机会见面的吧?便随着人流,慢慢返回了自己的战壕。这个平安夜,注定将永远刻在她的记忆里。

12月25日,清晨

圣诞节的黎明到来时,前线依旧一片死寂。预想中的炮火准备没有发生,步枪声也销声匿迹。无人区笼罩在寒冷而潮湿的雾气中,静谧得可怕,仿佛昨夜的欢腾只是一场集体幻觉。

士兵们在战壕里醒来,面面相觑,不确定这短暂的和平能持续多久。然而,在一些防区,人们再次看到了勇敢的身影。德军士兵,空着手,爬出了他们的战壕,向英军阵地走来,挥舞着手臂,脸上带着试探性的笑容。

英军士兵们犹豫着,看向他们的军官。大多数军官选择了默许,或者至少是观望。毕竟,谁又愿意在圣诞节率先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宁静呢?

最终,勇气战胜了疑虑。爱丽丝和她的战友们,包括老约翰,也再次爬出了他们泥泞不堪的“家”,踏入了无人区。

白天的接触比夜晚更加清晰,也更加深刻。握手变得更加普遍,甚至带着一种郑重。礼物的交换继续进行,范围更广。爱丽丝用一个她舍不得吃的、印着皇室徽章的罐头牛肉,换回了一个造型精美的德国军用纽扣,上面有一只鹰的图案。她小心地将它放进口袋,作为这个奇异圣诞的纪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交谈也变得更加深入。尽管语言障碍依然存在,但借助手势、画图、以及几个共同的单词(比如“家”、“妻子”、“孩子”、“食物糟糕”),他们努力地沟通着。分享着对亲人的思念,展示着珍藏的照片,抱怨着共同承受的苦难。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德国佬”或“英国兵”,而是一群被困在泥泞地狱里的、想家的年轻人。

随后,一项最重要、也最肃穆的活动开始了——共同埋葬死者。

无人区内,散落着双方士兵的尸体,有些已经在那里躺了数周甚至数月,被炮火和雨水反复摧残,景象惨不忍睹。今天,他们可以暂时放下敌我,共同完成这项人道主义的工作。双方士兵合作,小心翼翼地辨认尸体身份(如果还能辨认的话),将他们从泥泞中抬出,放入临时挖掘的墓穴中。没有神职人员,但有些会祈祷的士兵自发地站出来,用各自的语言念诵祷文,表达对逝者生命的共同尊重。气氛庄重而悲伤,提醒着每个人战争的终极代价。